时间: 2025-05-02 02:58: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58:33
悬肠挂肚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形容心中挂念,忧虑不安。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深切关心和担忧,以至于心思无法平静,总是挂念在心。
在文学作品中,悬肠挂肚 常用来描绘人物的内心活动,增强情感表达的深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对家人、朋友或工作的担忧。在专业领域,虽然不常见,但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个项目或**的高度关注和忧虑。
同义词:牵肠挂肚、忧心忡忡、心事重重 反义词:心无挂碍、无忧无虑、心安理得
悬肠挂肚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心理状态的细腻描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深切忧虑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家庭和亲情被赋予极高的价值,因此悬肠挂肚** 这个成语在描述对家人的关心时尤为常见。社会背景下的工作压力和生活节奏加快,也使得这个成语在描述对工作的担忧时有所应用。
悬肠挂肚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忧虑和不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无法放下的事情,总是萦绕在心头,影响着人的情绪和行为。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有过对远行朋友的悬肠挂肚 经历,担心他们在外的安全和健康,这种情感体验让我更加珍惜与亲友的相处时光。
在诗歌中,可以将悬肠挂肚 融入到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中:
月下独酌,悬肠挂肚,
千里之外,思念如潮。
悬肠挂肚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忧虑。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深夜的寂静,只有心跳声和思绪的回响。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worried sick" 或 "on tenterhooks",它们都传达了一种深切的忧虑和不安。
悬肠挂肚 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有表现力的词汇,它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们内心的忧虑和不安。在学*语言和表达时,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提高表达的精确度和深度。
她的外出让我~。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肠】 (形声。从肉,昜(yáng)声。本义:人和动物消化器官之一)。
3.
【挂】
(形声。从手,圭(guī)声。本义:区别,区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易·系辞传》:“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古本多作画者,此等皆有分别画出之意。陆德明云:“挂,别也。后人乃云悬挂,俗制挂字耳。”-挂,画也。 、 《仪礼·特牲礼》-挂于季指。 、 《庄子·渔夫》。释文:“别也。”-变更易常以掛功名。
4.
【肚】
供食用的动物的胃。
【组词】
猪肚、 牛肚、 羊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