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0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02:35
内宴:字面意思是指在家庭或私人场所举行的宴会,通常不对外开放,仅限于家庭成员或亲密朋友参加。这种宴会往往更加私密和温馨,强调的是亲密关系和家庭氛围。
内宴一词源于汉语,由“内”和“宴”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宴会通常在宫廷或官府举行,而“内宴”则特指在私人场所举行的宴会,强调其私密性和家庭性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内宴的概念逐渐普及,成为描述家庭或私人聚会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家庭和亲情占有重要地位,内宴作为一种家庭聚会形式,体现了人重视家庭和亲情的价值观。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内宴也成为人们放松和维系亲情的一种方式。
内宴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给人以安全感和归属感。它不仅是食物的享受,更是情感的交流和亲情的维系。
在我的生活中,内宴常常是家庭庆祝特殊日子的方式,如生日、节日等。每次内宴,家人都会精心准备,不仅是为了美食,更是为了那份难得的团聚时光。
诗歌:
内宴的灯火,温暖如春,
家人的笑语,盈满心间。
每一道菜肴,都是爱的味道,
每一次举杯,都是情的传递。
内宴的场景往往让人联想到温馨的灯光、欢快的音乐和家人的笑声。可以通过家庭聚会的照片或视频,以及温馨的背景音乐来增强这种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概念可能是“家庭聚会”(family gathering)或“私人派对”(private party),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亲密关系和私密性。
内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宴会形式,更承载了家庭和亲情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内宴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理解家庭和亲情的价值。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宴】
(形声。从宀(mián),妟(yàn)声。“宀”表示房屋,“妟”是“安”意思,也有表意作用。本义:请人吃饭喝酒,聚会在一起喝酒吃饭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当为宴飨正字,亦作醼,作讌。-宴,安也。 、 《易·需》。郑注:“宴,享宴也。”-君子以饮食宴乐。 、 《汉书·陈汤传》引诗六月-吉甫宴喜。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宾客大宴。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太守宴。 、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添酒回灯重开宴。
【组词】
宴犒、 宴赏、 宴饯、 宴好、 宴衍、 宴位、 宴笑、 宴娱、 宴饫;宴歌、 宴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