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7:57
内定: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正式公布或公开竞争之前,某些职位、奖项或机会已经被私下确定给特定的人选。这种现象通常是不公开的,且常常与不公平竞争或腐败行为相关联。
内定一词源于汉语,由“内”和“定”两个字组成,直译为“内部决定”。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描述不公开、不公平的决策过程。
在**,内定常常与腐败和不公平竞争联系在一起,是社会关注和批评的焦点。它反映了社会对透明和公正的渴望。
内定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公平、不透明和腐败。它可能引发人们对社会正义的担忧和对权力滥用的愤怒。
在现实生活中,内定可能发生在各种场合,如工作招聘、学校录取或奖项评选。个人可能会有亲身经历或听说相关的故事,这些经历可能加深对内定现象的理解和批判。
在诗歌中,内定可以被用来象征社会的不公和个人的无奈:
在光鲜的舞台背后,
内定的剧本早已写就,
我们只是演员,
在别人的故事里,
流着自己的泪。
内定可能让人联想到封闭的房间、暗淡的光线和低沉的谈话声,这些都是不透明和秘密决策的象征。
在英语中,内定可以对应为“pre-arranged”或“fixed”,但这些词在英语中可能没有内定在中文中那样强烈的负面含义。
内定这个词揭示了社会对公平和透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权力滥用和不公平竞争的现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内定的含义和影响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社会现象,并在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相关观点。
1.
【内】
里面。与“外”相对。
【引证】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一室之内。 、 《世说新语·雅量》-郗犹在帐内。 、 《世说新语·贤媛》-东海家内则郝夫人之法,亲陵家内范钟夫人之礼。 、 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一板内有重复。 、 清·姚鼐《登泰山记》-数里内无树。
【组词】
海内;关内;内牵
指某一群体或某一物体的中间。常指国内或朝廷内。
【引证】
《论语·季氏》-动干戈于邦内。 、 汉·贾谊《过秦论》-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内,名词作状语,译时加介词“对”,为“对内”。) 、 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三国志·诸葛亮传》-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组词】
内叛、 内患、 内事、 内睦、 内噬、 内寇
2.
【定】
(会意。从宀(mián),从正。“正”亦兼表字音。本义:安定;安稳)。
同本义,与“乱”或“动”相对。
【引证】
《说文》-定,安也。 、 《诗·大雅·桑柔》-靡所定处。 、 《诗·小雅·采薇》-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 《礼记·曲礼》-昏定而晨省。 、 《礼记·月令》-以待阴阳之所定。 、 《史记·留侯世家》-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 《资治通鉴》-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组词】
定迭、 定害、 定帖、 定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