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2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29:50
“中流击枻”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在河流的中央敲击船桨。这个成语比喻在困难或危险的环境中勇敢地奋斗或坚持。
“中流击枻”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中流击枻,声闻于天。”原意是指在河流中央敲击船桨,声音响彻云霄,后来引申为在困难中坚持不懈。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和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历史上被广泛赞扬,尤其是在面对外敌或自然灾害时。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勇敢、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激励人们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勇往直前。
在个人经历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在学业或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如何坚持不懈,最终克服困难的经历。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中流击枻声,逆水行舟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汹涌的河流中奋力划桨的场景,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水流声和船桨击水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addle one's own canoe”,意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强调了在困难中自立的精神。
“中流击枻”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这种精神在任何语言学和表达中都是宝贵的。通过学和运用这个成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这种坚韧不拔的文化传统。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流】
(会意。本义:水流动)。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公刘》-观其流泉。 、 《文选·马融·长笛赋》-顄淡滂流。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血流殷地。 、 《乐府诗集·林兰诗》-黄河流水。 、 唐·李白《望天门山》-碧水东流自此回。 、 唐·张志和《渔歌子》-桃花流水鳜鱼肥。
3.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4.
【枻】
船舷。
【引证】
《楚辞·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船桨,一说船柁。
【引证】
《史记》-扬桂枻。
1. 【中流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