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9: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9:01
汗颜无地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因羞愧而出汗,以至于没有地方可以躲藏。基本含义是指非常羞愧,无地自容。
汗颜无地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源自古代汉语,形象地描述了因羞愧而出汗,以至于没有地方可以躲藏的情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羞愧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情感,强调个人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和道德责任感。汗颜无地** 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了羞愧的强烈程度。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强烈的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尴尬、羞愧和无助的情境。在表达时,它能够有效地传达出说话者或描述对象的内心感受。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次尴尬的情况,当时我忘记了朋友的生日聚会,直到聚会结束才想起。我感到非常汗颜无地,立刻向朋友道歉并解释原因。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下独酌,忽忆往昔,
汗颜无地,愧对知己。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满脸通红,汗水直流,眼神躲闪,试图找到一个可以躲藏的地方。在音乐方面,可以选择一些悲伤或羞愧的旋律来增强这种情感的表达。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blushing with shame" 或 "ashamed to the core",虽然不完全等同,但都传达了强烈的羞愧感。
汗颜无地 这个成语在描述极度羞愧的情境时非常有效,它不仅传达了情感的强烈程度,还反映了文化中对羞愧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这在我们做中国人的说来虽觉~,但却是事实。
1.
【汗】
(形声。从水,干声。本义:汗腺的分泌物)。
由人或高等动物皮肤内腺体分泌的一种含盐的液体。
【引证】
《说文》-汗,身液也。 、 《素问·评热病论》-汗者,精气也。 、 《宣明五气篇》-五藏化液心为汗。 、 《汉书·刘向传》-出令如出汗,汗出而不反也。 、 《释名·释衣服》-汗衣,近身受汗垢 之衣也。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汗出浃背。
【组词】
汗巾、 汗血、 汗汪汪、 汗星、 汗迹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