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0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04:54
词汇“尘垢囊”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尘垢囊”字面意思是指装满尘土和污垢的袋子或容器。其中,“尘垢”指的是灰尘和污垢,“囊”则是指袋子或容器。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个地方或物品非常脏乱,充满了灰尘和污垢。
由于“尘垢囊”是一个较为生僻的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可能不常见。但在古代文学或某些特定的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脏乱或陈旧。
“尘垢囊”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来形容脏乱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在现代汉语中逐渐变得不常用。
在古代文化中,清洁和整洁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尘垢囊”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批评或形容那些不注重清洁和整洁的地方。
提到“尘垢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脏乱、陈旧和不卫生的环境。这个词汇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厌恶或不适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尘垢囊”这个词汇,但可以通过比喻或形容来描述某个地方的脏乱。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尘垢囊”作为一个象征,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陈旧和衰败。
提到“尘垢囊”,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灰尘飞扬的场景,或是老旧物品发出的吱吱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形容脏乱的地方,但具体表达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
“尘垢囊”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通过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演变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些生僻词汇也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
1.
【尘】
(会意。《说文》从三“鹿”,从“土”,表示鹿群行扬起尘土的意思。楷书简去重迭的部分,只保留一个“鹿”。现行简化字“尘”,也是一个从“小”从“土”的会意字。本义:尘土)。
同本义。
【引证】
《左传·昭公三年》。注:“土也。”-湫隘嚣尘。 、 《庄子·逍遥游》-尘埃也。 、 《庄子·齐物论》-而游于尘垢之外。 、 《楚辞·招魂》-朱尘筵些。 、 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 、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组词】
浮尘;降尘;灰尘、 一尘不染;尘封、 尘涓、 尘芥、 尘沙
2.
【垢】
(形声。从土,后声。本义:污秽,尘土一类的脏东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垢,浊也。 、 《庄子·大宗师》-茫然彷徨乎尘垢之外。 、 《韩非子·大体》-不吹毛而求小疵,不洗垢而察难知。 、 韩愈《进学解》-爬罗剔块,刮垢磨光。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组词】
积垢;尘垢;泥垢;牙垢;污垢;耳垢
3. 【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