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05:27
词汇“溃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溃逸”的字面意思是指崩溃逃逸或溃散逃走。其中,“溃”意味着崩溃、溃败,而“逸”则意味着逃逸、逃离。
由于“溃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军队或人群在面对极端压力或失败时的逃散行为。
“溃逸”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溃”和“逸”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演变历史。在古代文献中,类似的表达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出现,但“溃逸”作为一个固定词汇的使用并不广泛。
在特定的历史或军事背景下,“溃逸”可能被用来描述战败或灾难时的逃亡行为,反映了人们在极端情况下的反应。
“溃逸”一词带有负面情感,通常与失败、混乱和无序相关联。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无助和绝望的联想。
由于“溃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中,可以将“溃逸”用于描述一场戏剧性的逃亡场景,如:“夜幕下,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中溃逸,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
结合视觉和听觉,可以想象一群人在混乱中逃散的画面,伴随着尖叫声和混乱的脚步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rout”或“flee”,但这些词汇的使用更为广泛,意义也更为明确。
“溃逸”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特定语境下可以有效地传达崩溃和逃逸的意象。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表达的精确性。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