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23: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23:49
溃退:指军队在战斗中因遭受重大损失或士气崩溃而被迫撤退。字面意思是指“崩溃并后退”。
“溃退”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溃”指崩溃、瓦解,“退”指后退、撤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溃退”常与战争和历史相关联,反映了**人民对战争和和平的深刻理解。
“溃退”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失败和挫折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混乱和无序的场景。
在个人经历中,“溃退”可能与某次失败的项目或计划相关,描述了当时团队士气的低落和决策的无奈。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溃退”来描绘自然界中的某种现象,如潮水的退去,赋予其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结合战争电影中的场景,可以想象到士兵们在炮火中溃退的画面,以及随之而来的混乱和嘈杂声。
在英语中,“rout”和“retreat”可以部分对应“溃退”的意思,但“rout”更强调彻底的失败和混乱。
“溃退”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描述了军事上的失败,还可以比喻性地应用于各种失败情境,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对这个词的学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1.
【溃】
(形声。从水,贵声。本义:水冲破堤岸)。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系传》-溃,决也。 、 《说文》-溃,漏也。 、 《苍颉篇》-溃,旁决也。 、 《水经注·河水》注-不遵其道曰洚,亦曰溃。 、 木华《海赋》。注:乱流貌。”-沸溃渝溢。 、 宋玉《高唐赋》。注:“水相交过也。”-溃淡淡而并入。 、 《文选·长笛赋》-渟涔障溃。 、 《韩非子·喻老》-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 、 《国语·周语上》-川壅而溃,伤人必多。 、 班固《西都赋》-溃渭洞河。
【组词】
溃围、 溃冒、 溃溢、 溃滥、 溃渱、 溃溃、 溃流、 溃濩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