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6:39
溉田: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灌溉田地,即通过人工方式将水引入农田,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要。在农业生产中,溉田是确保农作物得到足够水分的重要手段,尤其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
溉字在古代汉语中已有灌溉之意,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灌也”。田字则指田地。两者结合,形成了“溉田”这一词汇,其意义在历史长河中基本保持不变。
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溉田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自古以来就受到重视。许多古代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等,都是为了更好地溉田而建。
提到溉田,可能会联想到勤劳的农民、丰收的景象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种联想往往带有积极、正面的情感色彩。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参与农田灌溉或观察农民溉田的记忆,这些经历加深了对这一词汇的理解和情感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将溉田作为意象,如:“春雨绵绵,润物无声,溉田千亩,绿波荡漾。”
在不同语言中,如英语中的“irrigate field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通过灌溉来滋润田地。
通过对“溉田”这一词汇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在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准确使用这一词汇能够丰富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溉】
(形声。从水,既声。本义:灌注)。
同本义。
【引证】
《广韵》-溉,灌也。 、 《说文》-溉,一曰灌注也。 、 《汉书·沟洫志》-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 、 《史记·河渠书》-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 宋·沈括《梦溪笔谈》-一亩之稼,则粪溉者先芽。
【组词】
溉田、 溉汲、 溉浸;溉灌、 溉沃万顷
2.
【田】
(象形。小篆认为象阡陌纵横或沟浍四通的一块块农田。“田”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田”的字多与田猎耕种有关。本义:种田)。
后作“佃”。耕作。
【引证】
《说文》-田,树谷曰田。 、 《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田,种禾稼也。 、 《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 、 《汉书·高帝纪上》-令民得田之。 、 刘向《说苑》-使各居其宅,田其田。
【组词】
田戍、 田作、 田畜、 田桑、 田农、 田种、 田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