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0:34: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0:34:47
“承风希旨”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接受风俗,希望达到旨意”。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顺应时势,追求高尚的目标或理想。它强调的是一种顺应自然和社会环境,同时追求更高层次目标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承风希旨”常用来描述主人公的理想追求和顺应时代的精神。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个人或集体的价值观和目标时,可能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文化研究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分析社会变迁和个人行为的关系。
“承风希旨”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古代中国文化中对于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被视为一种智慧。因此,“承风希旨”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顺应中寻求进步和发展。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一种和谐、进步的社会状态。它鼓励人们在顺应环境的同时,不忘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职业规划中考虑到“承风希旨”的原则,既顺应行业的发展趋势,也追求个人的职业成长。
在诗歌中,可以将“承风希旨”融入描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场景:
春风拂面,承风希旨,
绿意盎然,人心向善。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建筑和谐共存的画面,音乐上可以选择轻柔的古典音乐,营造一种和谐宁静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观念可以用“adapt and thrive”(适应并繁荣)来表达,强调在适应环境的同时实现个人或集体的发展。
“承风希旨”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不应忘记追求更高的目标和理想。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这个成语提供了一种平衡和指导。
九卿以下,咸承风指。
那时的长安县姓苏,名又简,是个榜下即用,为人却甚狡猾,专门~。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风】
比喻感化。
【引证】
《史记·平准书》-天子于是以式终长者,故尊显以风百姓。
【组词】
风民
3.
【希】
(会意。从巾,从爻(yáo),象做针线。“巾”,丝织品,“爻”,象针线交错。本义:刺绣)。
假借为“稀”。稀少;罕见。
【引证】
《尔雅》-希,罕也。 、 《论语·先进》。孔注:“少也”-怨是用希。又,十世希不失矣。 、 《吕氏春秋·原乱》。注:“鲜也。”-祸希不及身。 、 《论语·先进》-鼓瑟希。 、 《老子》-知我者希。 、 《文选·曹植·朔风诗》-朱华未希。 、 鲍照《咏史诗》-明星晨未希。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有志乎古者希矣。
【组词】
希姓、 希言、 希疏、 希诧、 希希罕儿、 希有之事;物以希为贵;希世之宝
4.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