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4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46:32
承颜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接受或继承某人的面容、容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它可以指继承某人的外貌特征,或者引申为继承某人的品质、风格或传统。
在文学作品中,承颜 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与前辈或祖先在外貌上的相似,如“他承颜了祖父的英俊面庞”。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描述家族遗传或传统时,仍可听到。在专业领域,如遗传学或人类学,承颜 可以用来讨论遗传特征的传递。
同义词:继承、遗传、传袭 反义词:变异、创新、背离
承颜 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汉语,其中“承”意味着接受或继承,“颜”指面容或外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外貌,还可以指代更广泛的文化或传统的继承。
在文化中,家族和血统非常重要,因此承颜** 这样的词汇强调了家族特征和传统的延续。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家族历史和根源的重视。
承颜 这个词给人一种温馨和传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情感上,它可能唤起人们对家族和根源的深切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承颜 可以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与家族成员在外貌或性格上的相似之处,这种描述往往带有一定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承颜不变,家族的荣光在每一代中传承。”
承颜 可以让人联想到家族相册中的老照片,或者是家族聚会时,长辈们讲述家族历史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herit the looks”或“carry the family resemblance”,但这些表达不如承颜 那样具有文化和传统的深度。
承颜 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仅描述了外貌的继承,还象征了家族和传统的延续。在学*汉语和理解**文化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承】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组词】
承印、 承萼、 承盘
继承。
【引证】
《楚辞·招魂》。注:“续也。”-朱明未承夜兮。 、 《仪礼·少牢礼》。注:“犹传也。”-承致多福无疆于女孝孙。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
【组词】
承袭、 承家、 承授
2.
【颜】
(形声。从页,彦(yàn)声。从页(xié),与头有关。本义:印堂)。
印堂,两眉之间。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各本作眉目之间,浅人妄增字耳,今正。眉与眉之间不名颜。…颜为眉间,医经所谓阙,道书所谓上丹田,相书所谓中正印堂也。”-颜,眉目之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