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0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04:26
词汇“[漕闱]”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漕闱”字面意思是指科举考试的场所。其中,“漕”指的是漕运,即水路运输,而“闱”则是指考试的场所或房间。在古代,科举考试通常在特定的场所进行,这些场所被称为“闱”,因此“漕闱”可以理解为与科举考试相关的特定场所。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漕闱”常常用来指代科举考试的场所,尤其是在描述士子参加考试的情景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再使用,但在一些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中,仍会提及。
“漕闱”一词源自**古代的科举制度,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几乎不再使用。
在**古代社会,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因此“漕闱”这个词汇承载了古代士子求学、考试、晋升的社会文化意义。
对于现代人来说,“漕闱”可能带来一种古雅、庄重的感觉,联想到古代士子的勤奋和科举制度的严谨。
由于“漕闱”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现代生活中很少有机会使用。但在学***古代文化或历史时,可能会遇到这个词汇。
在创作古风诗歌或小说时,可以使用“漕闱”来营造古代科举考试的氛围,如:“漕闱之内,笔墨飞舞,士子心怀天下。”
结合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景,可以想象到士子们在安静的考场内奋笔疾书的画面,以及考场外紧张等待的家人和朋友的情景。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漕闱”的词汇,但类似的考试制度和场所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漕闱”是一个承载了丰富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在学*和研究*古代文化时,了解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科举制度和社会结构。对于语言学者来说,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广度。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闱】
(形声。从门,韦声。本义:古代宫室、宗庙的旁侧小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闱,宫中之门也。 、 《周礼·保氏》-使其属守王闱。 、 《仪礼·士虞礼记》注-闱门,如今东西掖门。
【组词】
闱闼、 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