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1:14
词汇“漕路”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主要在**古代使用,现代汉语中较少见。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漕路”进行深入分析。
“漕路”字面意思是指用于漕运的水路。漕运是**古代政府组织的一种***水路运输方式,主要用于将粮食等物资从产区运往京城或其他重要城市。
“漕”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水运粮食,“路”则指道路或途径。随着时间的推移,漕路逐渐成为指代特定水运系统的词汇。
在**古代,漕路是国家经济和军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漕路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到京城的粮食供应和物价稳定。
提到“漕路”,可能会联想到古代**的繁荣景象,以及漕运工人的辛勤劳动。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古代交通和物流系统的兴趣和好奇。
在现代生活中,“漕路”一词较少直接应用,但在学*历史或参与相关文化活动时,可能会遇到并使用这一词汇。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漕路”作为一个历史背景元素,用以描绘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通过观看古代漕运的绘画或纪录片,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漕路”的实际运作和历史意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水路运输系统也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历史,如古罗马的“Via Appia”等。
“漕路”作为一个历史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文化内涵。
1.
【漕】
(形声。从水,曹声。本义:通过水道运送粮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车运谷曰转,水运谷曰漕。-漕,水转谷也。一曰人之所乘及船也。 、 《史记·平准书》-漕转山东粟。 、 《史记·萧相国世家》-转漕给军。 、 《汉书·武帝纪》-穿漕渠通渭。 、 《汉书·食货志》-岁漕关东谷。 、 《史记·河渠记》-关东漕粟。
【组词】
漕船、 漕粮
可供运输的河道。
【引证】
《红楼梦》-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