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1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0:48
词汇“攫噬”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汉字组成:“攫”和“噬”。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攫噬”进行深入分析。
“攫噬”字面意思是指猛兽用爪子抓住并吞食猎物。基本含义是指猛烈地抓住并吞噬,常用来形容动作的迅猛和贪婪。
“攫”字古汉语中指用手抓取,“噬”字指咬或吞食。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描述猛烈捕食行为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猛兽的捕食行为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贪婪或凶狠,因此“攫噬”在文学和修辞中常带有贬义。
“攫噬”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凶猛的感觉,常与恐惧、贪婪等负面情绪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需要描述某种强烈或贪婪的行为,可以使用“攫噬”来增强表达的力度。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黑暗攫噬了最后一丝光明,孤独在心中蔓延。”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o pounce and devour”,用来描述类似的行为。
“攫噬”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汇,能够有效地传达出强烈和贪婪的情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攫】
(形声。从手,矍(jué)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攫,执也。 、 《礼记·儒行》-鸷虫攫搏。 、 《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盗跖弗攫。 、 《汉书·黄霸传》-鸟攫其肉。
【组词】
攫取、 攫捷、 攫啄、 攫搏、 攫噬
2.
【噬】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噬,嗂也。喙也。 、 《易·杂卦》-噬嗑食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 《考工记·梓人》-欋杀援筮(噬)。 、 唐·柳宗元《三戒》-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明史·海瑞传》-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组词】
噬指、 噬脐、 噬犬,噬狗、 噬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