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2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29:55
圣诞: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庆祝的诞生”。在教传统中,圣诞节(Christmas)是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通常在每年的12月25日庆祝。
“圣诞”一词源自拉丁语“Natale Domini”,意为“主的诞生”。随着**教的传播,圣诞节成为全球性的节日,其庆祝方式和意义也随着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圣诞节在西方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是一个**节日,也是一个家庭团聚和社区互动的时刻。在商业化影响下,圣诞节也成为消费和赠礼的重要时期。
圣诞节常常让人联想到温暖的家庭氛围、闪烁的灯光、圣诞树和礼物。它传递出一种欢乐、希望和分享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圣诞节是一个与家人共度时光的好机会。我们会一起装饰房子,交换礼物,享受节日的气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圣诞”:
雪花轻舞,圣诞钟声响, 家家户户,灯火辉煌。 心中暖流,爱意长, 圣诞佳节,共欢畅。
圣诞节的视觉联想包括圣诞树、彩灯、礼物盒和圣诞老人的形象。听觉联想则包括圣诞歌曲如“Jingle Bells”和“Silent Night”。
在不同文化中,圣诞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有所不同。例如,在俄罗斯,圣诞节是在1月7日庆祝,以适应东正教的日历。
“圣诞”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节日,也象征着家庭、爱和分享。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因为它涉及文化、情感和社交等多个层面。通过学*和理解“圣诞”,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参与到这个全球性的节日中。
1.
【圣】
(形声。从耳,呈声。甲骨文字形。左边是耳朵,右边是口字。即善用耳,又会用口。本义:通达事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耳顺之谓圣。彼教所言耳根圆通亦此意。-圣,通也。 、 《管子·四时》-听信之谓圣。 、 《书·洪范》。传:“于事无不通谓之圣。”-睿作圣。 、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组词】
圣功、 圣子、 圣意、 圣明
2.
【诞】
(形声。从言,延声。本义:说大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诞,词诞也。 、 《书·酒诰》-诞惟民怨。 、 《书·大诰》-肆朕诞以尔东征。 、 《汉书·郊祀志上》。师古曰:“诞,大言也。”-言神事如迂诞。 、 《汉书·艺文志》-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
【组词】
诞诈、 诞辞、 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