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03:06
词汇“收责”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收集责任”或“收回责任”的缩写或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收责”可以理解为“收回责任”或“承担责任”的意思。在某些专业领域或特定语境中,可能指某人或某组织正式接管或承担起某项任务或项目的责任。
由于“收责”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可能是近年来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形成的术语。
在强调责任和效率的现代社会,“收责”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或团队的责任感和执行力。
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责任感和专业性,给人以积极、正式的印象。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在工作交接或项目管理中遇到过“收责”的情况,体验到责任转移的过程。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收责”用于描述一个人或团队在关键时刻接管重要任务的场景,增加情节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会议室中,某人站起来宣布接管某项重要任务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会议中的严肃对话声。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概念上可以用“take responsibility”(英语)或“prendre la responsabilité”(法语)等表达。
“收责”虽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在特定语境中具有明确的意义,强调责任和执行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特定术语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参与专业对话。
1.
【收】
(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收,捕也。 、 《诗·大雅·瞻卬》。传:“拘收也。”-女反收之。 、 《汉书·李广苏建传》-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 《后汉书·张衡传》-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
【组词】
收领、 收系、 收付、 收考、 收夷、 收劾、 收案、 收掩、 收执、 收禁、 收领
2.
【责】
欠别人的财物 同: 债
【引证】
《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听称责以傅别。 、 《左传·昭公二十年》-薄敛已责。 、 《管子·轻重乙》-使无券契之责。 、 《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博言负责数百万。 、 《书·金滕》-是有丕子之责于天。 、 《左传·桓公十三年》-宋多责赂于郑。 、 《战国策·齐策》-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 、 《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