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9:28
词汇“响答”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响”和“答”。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响答”字面意思是指声音的回应或回答。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描述声音的反射或回声,也可以比喻为对某事的迅速回应或回答。
“响”字古已有之,原指声音,后来引申为响亮、响动等含义。“答”字则有回答、应对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响答”这一词汇,主要用来描述声音的回应。
在**文化中,“响答”常常与自然景观相联系,如山谷、峡谷等,这些地方的回声现象常常被诗人和文人用来表达某种意境或情感。
“响答”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谷和清澈的回声,带来一种宁静和深远的情感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响答”来形容一个地方的回声效果,或者形容某人迅速而准确的回答。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谷深处,风声响答,仿佛古老的歌谣在耳边回荡。”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山谷的画面,风声、水声在山谷中响答,带来一种宁静而深远的视觉体验。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自然声音的录音,如山谷的回声,来增强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cho”,它也有回声的意思,但在使用上可能更多地侧重于声音的反射,而不像“响答”那样包含迅速回应的比喻意义。
通过对“响答”这一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情感上的意义。这个词汇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声音的物理现象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会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词汇,以增强我的表达效果。
1.
【响】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響,声也。 、 《剧秦美新》-炎光飞响。 、 《史晨奏铭》-黄玉响应。 、 《易·系辞》-其受命也如响。 、 《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汉·贾谊《过秦论上》-云集响应。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组词】
响臻、 响彻;响效
2.
【答】
(形声。从竹,合声。①本义:以竹补篱。②答谢,报答)。
回话;应对。
【引证】
《诗·小雅·雨无止》-听言则答。 、 《仪礼·乡射礼记》-既发则答君而俟。 、 陶潜《桃花源记》-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以来。具答之。 、 《乐府诗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兰芝仰头答:“理实如兄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渔歌互答。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皆缄口不答。
【组词】
应答如流;答教、 答言、 答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