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5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3:17
斥资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投入或使用大量的资金。它通常用于描述为了某个目的或项目而投入的金钱数量。
在不同的语境中,“斥资”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斥资”这个词源于汉语,其中“斥”有“支出”或“花费”的意思,“资”指“资金”或“资本”。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描述***资金流动的场合。
在**文化中,“斥资”常常与经济发展和商业活动相关联,反映了社会对资本运作和投资活动的重视。
这个词可能引起人们对财富、成功和野心的联想,同时也可能引发对过度消费和资源浪费的担忧。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可能用于描述个人为了教育、房产或其他重大生活决策而投入的资金。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斥资千万,筑梦星空,每一颗星辰,都是心中的希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繁华都市或高科技园区的画面,背景音乐可能是现代、节奏感强的音乐,以强调资金的流动和现代生活的节奏。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invest a large sum of money”或“spend heavily”,但“斥资”这个词在汉语中更具有特定的商业和金融语境的含义。
“斥资”这个词在描述**资金流动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传达了数量的概念,还暗示了决策的重要性和可能的影响。在学语言和进行表达时,理解并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
1.
【斥】
(形声。从广(yǎn),屰(nì)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屰”(不顺)也兼表字义,表示人从房屋里逆行而出。本义:驱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谓却退其屋不居。-斥,却屋也。 、 《汉书·五帝纪》-无益于民者斥。 、 《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击吉斥之。 、 《史记·天官书》-斥小疏弱。 、 王谠《唐语林》-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
【组词】
斥放、 斥遣、 斥远、 斥去
2.
【资】
(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资,货也。 、 《广雅》-资,川也。 、 《易·旅》-怀其资 、 《诗·大雅·板》-丧乱蔑资。 、 《战国策·秦策一》-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 《战国策·燕策》-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 、 《广东军务记》-富者捐资。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中家以上,皆竭资取得。 、 清·周容《芋老人传》-厚资而遣之。
【组词】
投资、 内资;外资;集资;薪资、 茶资、 资业、 借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