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3: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3:39
词汇“人们”指的是一群人,通常用来泛指社会中的个体集合。它是一个泛指性的词汇,不特指某一类人,而是包括了各种性别、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的个体。
“人们”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思是“人”的复数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描述人群的常用词汇。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人们”可能承载着不同的社会意义。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文化中,“人们”可能更多地与社会和谐、集体行动相关联。
“人们”这个词通常给人以温暖、包容的情感联想,因为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它也可能引发对社会多样性和人类共同经历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听到或使用“人们”这个词来描述周围的人群或社会现象。例如,讨论社会新闻时,我会说“人们对这个**的反应很强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人们”:
在晨曦的拥抱中,
人们如同河流般汇聚,
带着各自的梦想,
在城市的脉搏中跳动。
想象一幅画面:繁忙的街道上,人们匆匆而过,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动的城市生活图景。这样的场景可以与“人们”这个词产生强烈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people”是“人们”的对应词汇。虽然在不同语言中的使用情况相似,但在某些文化中,“people”可能更多地与政治或社会议题相关联。
通过对“人们”这个词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在描述社会群体时的广泛应用和重要性。无论是在文学创作、日常交流还是专业讨论中,“人们”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词汇,它帮助我们理解和表达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1.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
2.
【们】
“么”的变音字。
【引证】
《水浒传》-李逵道:“这们睡,闷死我也。”
注意:名词前有数量词时,后面不加“们”,例如不说“三个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