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0:06
“修学”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指的是进行学术研究或学*活动,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它强调的是对知识的深入探究和学术修养的培养。
“修学”一词源自汉语,其中“修”意味着修炼、培养,“学”则是学、学问的意思。在古代,修学更多指的是修身养性,而在现代,它更多地与学术研究和专业学相关联。
在**文化中,修学被视为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关乎知识的获取,还涉及到个人品德和修养的提升。
“修学”一词往往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勤奋、专注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在我的生活中,修学经历让我获得了宝贵的知识和人生经验,帮助我在职业道路上取得了成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修学”: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修学不辍,
每一页书卷,都是心灵的滋养。
想象一个安静的图书馆,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学生在其中专心阅读和学*,这样的场景与“修学”紧密相关。
在英语中,“修学”可以对应为“academic study”或“scholarly pursuit”,虽然在表达上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修学”是一个富有深意的词汇,它不仅代表了知识的追求,还体现了个人修养和学术探索的重要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修学”这一词汇,对于传达我的学术态度和人生追求至关重要。
1.
【修】
(形声。从彡(shān),攸(yōu)声。“彡”有装饰义。本义:修饰,装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修,饰也。 、 《礼记·礼运》。注:“犹饰也。”-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 《楚辞》-美要眇兮宜修。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修敬也。
【组词】
修容、 修词、 修饰边幅、 修娖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