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9:0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07:37
词汇“常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专业的词汇。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常典”字面意思是指经常使用的经典或规范。在古代,它可能指的是经常被引用的经典文献,或者是指某种规范性的文本。
在文学语境中,“常典”可能指的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引用的经典文献,如《诗经》、《论语》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法律、历史研究中,可能会提及某些被视为“常典”的文献或规范。
“常典”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常”表示经常、常规,“典”表示经典、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专业领域仍然保留其意义。
在古代*,经典文献被视为文化和知识的基石,因此“常典”在当时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代表了权威和规范,是学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对于我来说,“常典”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学者在研究经典文献时的严谨态度和深厚学识。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历史研究中遇到过“常典”这个词汇,当时是指某些被广泛引用的历史文献,这些文献对于理解特定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常典”:
古卷常典,字字珠玑,
传承千年,智慧之光。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到古代学者在书房中研读经典文献的场景,书架上摆满了古籍,书页翻动的声音在安静的空间中回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指那些被广泛认可和引用的经典文献,如西方文化中的《圣经》、《荷马史诗》等。
通过对“常典”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古代文化和知识体系中的重要性。虽然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某些专业领域仍然具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这个词汇的学让我对古代文献和规范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丰富性。
1.
【常】
(形声。从巾,尚声。本义:旗)。
同本义。
【引证】
《书·君牙》。传:“王之旌旗画日月曰太常。-纪于太常。 、 《诗·小雅·六月》-载是常服。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