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24:50
全民所有制是指一种经济制度,其中生产资料(如土地、工厂、企业等)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由国家代表人民进行管理和运营。这种制度旨在确保资源分配的公平性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全民所有制一词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强调生产资料的社会化。随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这一概念在20世纪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实践。
在社会主义国家,全民所有制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的重要手段。它反映了集体主义价值观,强调国家和人民的共同利益。
全民所有制常常与公平、正义和集体主义联系在一起,给人以稳定和安全的感觉。然而,它也可能引发关于效率和创新的讨论。
在讨论**的经济改革时,全民所有制是一个经常被提及的话题,尤其是在国有企业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中。
在诗歌中,可以将全民所有制比喻为“社会的脊梁”,支撑着公平和正义的理想。
想象一幅画面,展示一个工厂或农田,工人和农民在全民所有制的框架下共同努力,创造财富。
在不同文化中,全民所有制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北欧国家,类似的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强调社会福利和公共资源的共享。
全民所有制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涉及经济结构,还涉及社会价值观和政治理念。在学*和表达中,理解全民所有制的多维含义对于深入分析和讨论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民】
(指事。从古文之象。古文从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与君、官对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古文从母。取蕃育也,上下众多意,指事。-民,众萌也。从古文之象。 、 《广雅》。按,土著者曰民,外来者曰氓。-民,氓也。 、 《谷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 、 《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 、 《左传·闵公元年》-无子曰兆民。诸侯曰万民。 、 《书·舜典》-黎民阻饥。 、 《书·盘庚上》-民不适有居。 、 《诗·小雅·何草不黄》-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 《史记·项羽本纪》-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组词】
民夫、 民户、 民居、 民服、 民宅、 民望、 民牧、 民情、 民役、 民利、 民命、 民和、 汉民;回民;藏民;民壮、 渔民;农民;牧民;民膏、 民经、 民熙物阜、 民害、 民力、 民脂、 民财、 民纪、 民祗
3.
【所】
(形声。从斤,户声。斤,斧子。(hǔ)本义:伐木声)。
“所”假借为“处”。处所;地方。
【引证】
《诗·商颂·殷武》-有截其所。 、 《荀子·王霸》-不可不为择所而后错之。 、 《吕氏春秋·达郁》-必于无人之所。 、 《吕氏春秋·谨听》-僻远悠闲之所。 、 《左传·隐公元年》-不如早为之所。 、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持童抵主人所,愈束缚牢甚。 、 《聊斋志异·促织》-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 清·袁枚《祭妹文》-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余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组词】
哨所;寓所;诊所;交易所;看守所;托儿所;招待所; 收容所;诊疗所;观察所;指挥所;各得其所
4. 【有】
5.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