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5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52:28
全景:字面意思是指整个视野范围内的景象,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广阔的、无遮挡的视图,可以涵盖周围的所有方向和细节。在摄影和电影制作中,全景特指一种能够捕捉到宽广视角的摄影技术或画面。
全景一词源自拉丁语“panorama”,由“pan-”(全部)和“horama”(景象)组成。在19世纪初,这个词首次被用来描述一种新的绘画技术,即能够展示整个场景的绘画。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全景逐渐被应用于摄影和电影领域。
在现代社会,全景技术广泛应用于旅游、房地产、监控等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信息。在文化上,全景也常被用来象征全面、完整的视角或理解。
全景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宏伟、壮观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开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性。它激发人们对探索和发现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完整性和全面性的追求。
在我个人的旅行经历中,有一次站在大峡谷的边缘,那里的全景景色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壮丽和人类的渺小。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我的视觉感受,也深化了我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全景”:
晨曦初露,全景展开, 山川河流,尽收眼底。 心灵之窗,随之开阔, 世界之美,一览无遗。
全景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宽广的草原、连绵的山脉和无垠的海洋。在听觉上,它可能与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水流声相联系,共同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宏大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全景”的对应词汇如英语的“panorama”、法语的“panorama”等,都保留了其原始的词源和基本含义,反映了人类对广阔视野的共同追求。
全景这个词不仅在技术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也在文化和情感上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提醒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追求全面和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激发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探索。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全景是一个极具表现力和启发性的词汇。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景】
(形声。从日,京声。本义:日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景,日光也。 、 《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 、 《尔雅》-四时和谓之景风。 、 《广雅》。按,犹日光风也。-南方景风。 、 江淹《别赋》-日出天而耀景。 、 《文选·张载·七哀诗》-朱光驰北陆,浮景忽西沈。 、 张衡《西京赋》-流景曜之韡晔。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景翳翳以将入。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
【组词】
景曜、 景光、 景焕、 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