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3:4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43:38
“全毁”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完全破坏或彻底毁灭某物,使其失去原有的功能或形态。它强调的是一种极端的、不可逆转的破坏程度。
“全毁”由“全”和“毁”两个字组成。“全”意味着完整或全部,“毁”意味着破坏或毁灭。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基本含义在语言演变中保持相对稳定。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全毁”可能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尤其是在描述自然灾害或战争时,它传达了一种深刻的破坏和损失感。
“全毁”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如悲伤、绝望或愤怒。它让人联想到失去、破坏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有一次经历了一场火灾,我的家几乎全毁。这次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全毁”这个词汇的沉重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全毁”:
火焰吞噬了夜的宁静,
星光在烟雾中全毁,
留下的,只有灰烬的沉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废墟的景象,传达“全毁”的视觉冲击。听觉上,可能联想到爆炸声或破碎声,增强“全毁”的感官体验。
在英语中,“全毁”可以对应为“completely destroyed”或“utterly ruined”。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对“全毁”的理解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
“全毁”这个词汇在描述极端破坏时非常有力,它不仅传达了物理上的破坏,还包含了情感上的损失。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全毁”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况和情感。
1.
【全】
(一作仝。会意。篆文从入,从王(玉)。盖谓交纳的玉完整无缺。本义:纯色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全,完也。 、 《周礼·考工记·王人》-天子用全,上公用龙。
2.
【毁】
(形声。从“土”,表示与瓦器有关。本义:瓦器缺损)。
毁坏;破坏。
【引证】
《列子·汤问》-毁山一毛。 、 《论语·季氏》-毁于椟中。 、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毁其盆。 、 《说文》。段注:“缺者,器破也,因为凡破之称。”-毁,缺也。 、 《小尔雅·广言》-毁,坏也。 、 《孝经·开宗明义》-不敢毁伤。 、 《易·说卦传》-兑为毁折。 、 《春秋·文公十六年》-毁泉台。 、 《左传·文公十八年》-毁信废忠。 、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 、 《孙子·谋攻》-毁人之国,而非久也。
【组词】
毁弃、 毁节、 毁车杀马、 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