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1:09
词汇“再命”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再命”字面意思可能是“再次命名”或“重新命名”。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再”表示“再次”或“重新”,“命”表示“命名”或“命令”。
由于“再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某个事物或地点被重新命名的情景。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它可能用于法律文件或行政程序中,指代某个实体或项目被重新命名的过程。
由于“再命”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常用词汇“再”和“命”组合而成,用于特定的语境或文档中。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重新命名可能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企业重组、城市发展或个人身份转变时。
“再命”可能让人联想到变革、更新和新的开始,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遇到过某个产品或服务被重新命名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品牌战略调整或市场定位变化。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再命”来表达时间的循环和事物的重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
万物复苏**再命**时。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古老的建筑被重新命名,焕发新生;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旋律悠扬的曲子,象征新生的开始。
在不同语言中,重新命名的概念可能由不同的词汇表达,例如英语中的“rename”。
“再命”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在特定的语境中,它可以有效地传达重新命名或重新定义的概念。在学习语言和表达时,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再】
(会意。小篆:从一,冓(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冓者,加也。对耦之词曰二,重叠词曰再。-再,一举而二也。 、 《周礼·司刺》-再刺再宥再赦。 、 《周礼·巾车》-樊缨十有再就。 、 《礼记·玉藻》-酒肉之赐弗再拜。 、 《礼记·儒行》。注:“犹不更也。”-过言不再。 、 《左传·庄公十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再战而烧夷陵。 、 《后汉书·张衡传》-再迁为太史令。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枪再击。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再则曰老大帝国。
【组词】
再录一堂、 再速、 再二、 再之、 再眠
2.
【命】
(会意。从口从令。表示用口发布命令。本义:指派;发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朱骏声按:“在事为令,在言为命,散文则通,对文则别。令当训使也,命当训发号也。”-命,使也。 、 汉·蔡邕《独断》-出君下臣名曰命。 、 《贾子·礼容》-语下命者,制令也。 、 《文选·闲居赋序》注-凡尊者之言曰命。 、 《诗·大雅·卷阿》-维君子命。 、 《仪礼·燕礼》-某固辞不得命。 、 《吕氏春秋·孟春纪》。注:“命,令也。”-命田舍东郊。 、 《列子·汤问》-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令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 清·周容《芋老人传》-命妪煮芋。 、 白居易《琵琶行序》-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组词】
命酌、 命席、 命酒、 命乐、 命官、 命材、 命事、 命使、 命将、 命相、 命讨、 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