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7:57
低声波:这个词汇通常指的是频率较低的声波,即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范围的下限(大约20赫兹)。在物理学和声学中,低声波可能指的是次声波,这些声波在自然界中如地震波、海浪冲击等现象中可以观察到。
“低声波”这个词汇是由“低”和“声波”两个词组合而成。在声学领域,随着技术的发展,对声波的分类越来越细致,低声波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被广泛使用。
在现代科技文化中,低声波技术被用于多种领域,如医学成像、工业检测和军事侦察等。它代表了人类对声音这一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低声波可能让人联想到深邃、神秘和不可见的力量,也可能引发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低声波技术可能不直接接触,但在使用某些高科技产品时,如高端音响或医疗设备,可能会间接体验到低声波的应用。
在诗歌中,可以将低声波比喻为深海的低语,或是古老森林中未被听见的回声,增添作品的神秘感和深度。
结合低声波的特性,可以想象一幅深海的画面,或是深夜森林的静谧场景,配以低沉的背景音乐,营造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中,对低声波的描述可能有所不同,但其物理特性和应用领域是普遍存在的。
低声波作为一个专业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在科技和学术领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了解和掌握这一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声学现象及其应用。
1. 【低】 (形声。从人,氐(dǐ)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同本义。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
3.
【波】
(形声。从水,皮声。本义:波浪,水自身涌动而成波动的水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波,水涌流也。 、 《韩非子·八说》-规有摩而水有波。 、 《淮南子·人间》。注:“波者,涌起。”-起波涛。 、 张衡《西京赋》-河渭为之波荡。 、 《文选·王褒·洞箫赋》-扬素波而挥连珠兮。 、 苏轼《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 《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洪波涌起。
【组词】
波磔、 波查、 波平如镜、 波臣为虐、 波骇、 波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