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48
树阴:指树木枝叶在地面或其他物体上形成的阴影部分。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在阳光下,树木提供的遮蔽和凉爽的区域。
树阴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树”和“阴”组成,其中“阴”在中文中指阴影或阴暗的地方。这个词汇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至今含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树阴常与自然和谐、宁静生活相关联。在许多传统故事和诗歌中,树阴是人们休息和思考的理想场所。
树阴给人带来凉爽和安宁的感觉,常让人联想到放松和避世的场景。在炎热的夏日,树阴下的凉爽可以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在个人经历中,树阴可能是童年记忆中与家人或朋友共度时光的地方,或是独自思考和阅读的安静角落。
在诗歌中,树阴可以被描绘为时间的见证者:
树阴下,岁月静静流淌, 叶影斑驳,诉说着过往。
树阴下的场景常伴随着微风和鸟鸣,给人一种宁静和自然的感觉。视觉上,树阴下的光影变化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英语中,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hade”或“tree shade”,虽然在表达上略有差异,但基本含义相似,都指树木提供的遮蔽和凉爽。
树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现象,也承载了文化、情感和个人的多重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阴】
(会意。从阜(fù),从侌,侌(yīn)亦声。阜,土山,从阜多与地形有关。简化字属会意,表示月夜笼罩山冈,很阴暗。本义:山的北面,水的南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陰,誾也。山之北,水之南也。从阜,从侌。 、 《易·中孚》。按,二在兑泽之中,艮山之下,故称阴。-鸣鹤在阴。 、 《周书·王会》-壜上张赤挛阴羽。 、 《诗·大雅·公刘》-相其阴阳。 、 《周礼·大司乐》-阴竹之管。 、 《周礼·柞氏》-令剥阴木而水之。 、 《列子·汤问》-达于汉阴(汉水南岸)。 、 唐·李朝威《柳毅传》-洞庭之阴。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阴谷皆入济。 、 清·姚鼐《登泰山记》-其阴,济水东流。(阴:泰山的北面。)
【组词】
阴山背后、 阴木、 阴竹、 阴滨、 阴麓、 阴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