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2: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2:27
“树道”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由树木构成或围绕的道路。它通常指的是一种自然或人工环境中,道路两旁或中央种植有树木的景观。
在文学中,“树道”可能被用来描绘一个宁静、美丽的场景,或者象征着成长和生命的过程。在口语中,它可能简单地指代一条有树木的道路。在专业领域,如城市规划或园林设计中,“树道”可能特指一种设计风格或规划元素。
“树道”这个词汇在中文中直接由“树”和“道”两个字组成,没有复杂的词源历史。随着城市绿化的重视,这个词汇在现代汉语中越来越常见。
在**文化中,树木常常象征着生命力和长寿。因此,“树道”不仅仅是一条道路,也可能被视为一个吉祥的象征,尤其是在公园或历史悠久的街道上。
“树道”给我带来一种宁静和放松的感觉,它让我联想到自然的美好和城市的和谐。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树道提供了一个可以暂时逃离喧嚣、享受片刻宁静的空间。
在我居住的城市,有一条著名的树道,两旁种植着上百年的老树。每当我感到压力大时,我就会去那里散步,感受树木的宁静和历史的厚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树道”:
树道长长,绿影婆娑, 岁月静好,步履轻柔。 叶间光影,斑驳陆离, 心随风动,梦回故里。
想象一条树道,两旁是高大的橡树,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形成斑驳的光影。耳边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宁静和放松。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tree-lined avenue”或“boulevard”,它们在西方文化中同样象征着优雅和历史。
“树道”这个词汇不仅仅描述了一个物理空间,它还承载了文化、情感和历史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丰富地描绘世界,更深刻地理解文化。
1.
【树】
(形声。从木,尌(shù)声。本义:栽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植,立也。假借为尌竖字。-树,生植之总名。 、 《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 、 《国语·晋语》。注:“树木也。”-夫坚树在始。 、 周礼《中庸》。注:“谓殖草木也。”-地道敏树。 、 《周礼·大司徒》-二曰树艺。 、 《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栗。 、 《孟子·梁惠王上》-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组词】
树事、 树杨、 十年之计,在于树木;树其树以荫行人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