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9:36
词汇“农岁”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特定语境下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农岁”可以理解为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年份或季节。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农岁”进行分析:
“农岁”的字面意思是指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年份或季节。它可能指的是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或者是农民根据季节变化进行农事活动的年份。
在古代文学或农业文献中,“农岁”可能被用来描述农业生产的周期性活动,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在现代语境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农业相关的专业文献或传统文学作品中仍可能出现。
“农岁”这个词可能源自古代农业社会,当时农业生产是社会的主要活动,因此有专门词汇来描述与农业相关的年份。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也可能随之减少。
在**传统文化中,农业被视为立国之本,因此与农业相关的词汇往往带有深厚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农岁”可能象征着勤劳、节令和自然规律。
提到“农岁”,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田园风光、勤劳的农民和四季更迭的自然美景。它可能唤起人们对传统农业社会的怀旧情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由于“农岁”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如果参与农业相关的活动或研究,可能会在专业交流中遇到或使用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农岁”来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春风拂过绿油油的田野,
农岁轮回,岁月静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农民在田间劳作的画面,或者是四季变换中农田的不同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鸟鸣、风声和农民的歌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农岁”的词汇,但会有描述农业季节或年份的类似概念和词汇。
“农岁”作为一个描述农业年份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农】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农,耕也。 、 《汉书·食货志》-辟土植谷曰农。 、 《汉书·文帝纪》-农,天下之大本也。 、 晁错《论贵粟疏》-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 汉·贾谊《论积贮疏》-殴民而归之农。
【组词】
农家子、 农舆、 农战、 农月
努力,勉力。 同: 努
【引证】
《左传·襄公十三年》-小人农力以事其尚。
2.
【岁】
(形声。小篆字形。从步,戌(xū)声。“步”有经历的意思。古音“岁、戌”迭韵。本义:岁星。即木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岁,木星也。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
【组词】
岁君、 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