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0:49
撤消:动词,意指取消或废止先前的决定、命令、行动或状态,使其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撤消一词源于汉语,由“撤”和“消”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撤”意为撤退或撤除,“消”意为消除或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撤消”,意指取消或废止。
在现代社会,撤消的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法律、技术、商业等。它体现了人们对错误和不当行为的纠正能力,以及对决策灵活性的追求。
撤消一词常带有一种后悔或纠正的情感色彩。它让人联想到错误被纠正、遗憾被弥补的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使用“撤消”功能来纠正打字错误或取消不必要的操作。例如,在使用电子邮件时,如果发送了错误的信息,我会立即撤消发送。
诗歌:
时光若能撤消,
我将重拾那遗失的梦。
每一笔划,每一声叹,
在撤消的瞬间,重获新生。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倒放的视频,所有的动作和都在逆向进行,就像撤消一样。 听觉联想**:听到“撤消”这个词时,可能会联想到电脑操作时的提示音,或是法律文件被撕毁的声音。
撤消是一个在日常生活和专业领域中都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语言的灵活性和表达的多样性,还反映了人类对错误纠正和决策灵活性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撤消”这一词汇对于准确传达意图和情感至关重要。
1.
【撤】
(形声。从手,(chè)声。本义:撤去)。
同本义。
【引证】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组词】
撤酒席;撤火、 撤帘、 撤案
2.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