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26: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6:51
词汇“正案”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出现在特定的法律、政治或商业语境中。为了深入学*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正案”通常指的是正式的、已经确定或批准的方案、计划或文件。在法律领域,它可能指的是经过正式程序通过的法律草案或决议。
“正案”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正”和“案”两个字组成。“正”表示正式、正确,“案”表示文件、方案。在古代汉语中,“案”已有文件、记录的含义,而“正”则强调其正式性和权威性。
在**,法律和政策的正式性非常重要,因此“正案”一词强调了文件的权威性和正式性,反映了社会对法律和政策严肃性的重视。
“正案”一词给人以正式、权威的印象,可能会让人感到严肃和尊重。在讨论或引用正案时,人们通常会表现出认真和谨慎的态度。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涉及到法律文件或正式协议的签署,了解“正案”的含义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文件的正式性和法律效力。
在创作中,可以将“正案”用于描述一个经过深思熟虑并最终确定的计划或决策,增加文本的正式感和权威性。
结合图片,可以展示一份正式的文件或合同,强调其正式性和权威性。在听觉上,可以使用严肃的背景音乐来增强“正案”带来的正式感。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词汇来表示正式的文件或决议,例如英语中的“formal document”或“official resolution”。
“正案”一词在法律和正式文件的语境中非常重要,它强调了文件的正式性和权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正确使用这类词汇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正式的文件和协议。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案】
(形声。从木,安声。本义:木制的盛食物的矮脚托盘)。
同本义。
【引证】
《史记·田叔列传》-赵王张敖自持案进食。 、 《后汉书·梁鸿传》-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南朝宋·鲍照《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组词】
捧案;案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