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7: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7:12:13
词汇“[刭拔]”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这个词汇似乎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至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没有明确的记录。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构成部分“刭”和“拔”来进行分析。
由于“刭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我们无法讨论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但是,如果将“刭”和“拔”分开来看,它们各自在文学、口语和专业领域中都有使用。
由于“刭拔”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的例子较少。但如果我们在讨论古代文学或历史时,可能会用到“刭”这个字。
由于“刭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创造性使用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我们将其视为一个组合词汇,可以尝试在文学创作中赋予其新的意义。
由于“刭拔”不是一个标准词汇,跨文化比较的可能性较小。但如果我们将“刭”和“拔”分开来看,它们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有对应的词汇。
通过对“刭拔”这个词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其构成部分“刭”和“拔”在汉语中都有各自的意义和用法。在学*汉语时,了解这些生僻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1.
【刭】
(形声。从刀,巠声。本义:砍头;割颈)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刭,谓断头也。”-刭,刑也。 、 《荀子·成相》-刭而独鹿弃之法。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乡自刭。 、 、 《左传·定公四年》。杜预注:“司马已死,刭取其首。”-句卑布裳,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 、 《韩非子·内储说上》-是岁,入有自刭死以其头献者。
【组词】
刭拔、 刭杀
2.
【拔】
(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拔,擢也。 、 《苍颉篇》-拔,引也。 、 《易·乾》。郑注:“移也。”-确乎其不可拔。 、 《封氏见闻录》-拔河。 、 《孟子·尽心上》-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 《史记·项羽本纪》-力拔山兮气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