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00:46
“渣滓浊沫”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渣滓和浑浊的泡沫,通常用来比喻社会上的不良分子或低劣的事物。这个词汇强调了事物的负面性质和低劣程度。
在文学作品中,“渣滓浊沫”常用来形容社会底层的不良分子或腐败现象,如在描述旧社会的黑暗面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批评某人的行为或品质极差。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犯罪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描述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同义词:败类、垃圾、废物、人渣
反义词:精英、楷模、典范、精华
“渣滓浊沫”这个成语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义直接反映了其比喻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在描述社会不良现象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被高度重视,因此“渣滓浊沫”这样的词汇常被用来批判那些破坏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人或事物。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强烈的负面情感,如厌恶、鄙视和愤怒。它让人联想到污秽、混乱和无序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行为极其恶劣的人或**,可能会使用“渣滓浊沫”来形容,以表达强烈的反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片土地上,渣滓浊沫随风飘散,而正义的光芒终将照亮每一个角落。”
视觉上,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脏乱的街道、污浊的水流;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嘈杂、混乱的声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cum and filth”,虽然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有所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负面意义。
“渣滓浊沫”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强烈的负面色彩,常用于批判社会不良现象。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人或事物的强烈反感,同时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秩序的重视。
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
1.
【渣】
(形声。从水,查声。本义:渣滓,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
同本义。
【引证】
章炳麟《新方言》-今人谓糟滓为苴作,侧加反,俗字作渣,乃沮之形变也。
【组词】
渣柜、 油渣儿;豆腐渣;沉渣;废渣;炉渣;钢渣;麻渣;煤渣;蔗渣
2.
【滓】
(形声。从水,宰声。本义:液体里下沉的杂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滓,淀也。 、 《太玄·更》。注:“黑也。”-化白于泥淄。 、 刘峻《送橘启》-脉不粘肤,食不留滓。 、 唐·陆羽《茶经》-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
【组词】
滓方、 滓脚
3.
【浊】
(形声。从水,蜀声。本义:浊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今曰北阳水。-浊水出齐郡厉伪山,东北入钜定。
源出山东省益都县西南,北流注入小清河。
4.
【沫】
(形声。从水,末声。本义:沫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沫,沫水也。出蜀西徼外东南入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