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4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46:21
渣滓洞集中营:渣滓洞集中营是重庆市歌乐山麓的一个历史地点,曾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设立的监狱和秘密处决场所。这里主要关押和处决了共产党人和其他政治犯。
在文学作品中,渣滓洞集中营常被用作象征和隐喻,代表压迫和牺牲。在口语和专业历史讨论中,它是一个具体的历史地点,用于讨论**近现代史上的政治迫害和斗争。
同义词:秘密监狱、政治犯集中营 反义词:自由之地、和平区
渣滓洞集中营的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渣滓洞是重庆歌乐山的一个地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成为了特定历史**的代名词。
在**,渣滓洞集中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历史遗迹,它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斗争和社会动荡。
提到渣滓洞集中营,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牺牲、勇气和历史的沉重。它唤起对那些在压迫下坚持信念的人们的敬意。
个人可能在生活中通过参观渣滓洞集中营的遗址,或阅读相关历史资料,来了解和反思这段历史。
在诗歌中,渣滓洞集中营可以被描绘为一个充满牺牲和希望的地方,激发人们对自由和正义的追求。
通过观看关于渣滓洞集中营的纪录片或历史重现,人们可以获得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加深对这段历史的理解。
在其他国家,类似的历史地点如纳粹集中营,也有类似的象征意义和历史重要性。
渣滓洞集中营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意义。了解和研究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过去,珍惜和平,追求正义。
1.
【渣】
(形声。从水,查声。本义:渣滓,物质经提炼或使用后的残余部分)。
同本义。
【引证】
章炳麟《新方言》-今人谓糟滓为苴作,侧加反,俗字作渣,乃沮之形变也。
【组词】
渣柜、 油渣儿;豆腐渣;沉渣;废渣;炉渣;钢渣;麻渣;煤渣;蔗渣
2.
【滓】
(形声。从水,宰声。本义:液体里下沉的杂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泥之黑者为滓,字亦作淄。-滓,淀也。 、 《太玄·更》。注:“黑也。”-化白于泥淄。 、 刘峻《送橘启》-脉不粘肤,食不留滓。 、 唐·陆羽《茶经》-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受五升。
【组词】
滓方、 滓脚
3.
【洞】
(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水流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洞,疾流也。
4.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
5.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6.
【营】
(形声。从宫,荧(yíng)省声。宫,房子,与居住有关。本义:四周垒土而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币居,谓围绕而居。”桂馥义证:“营谓周垣。”-营,币居也。 、 《五等论》。注:“布居也。”-众目营方。 、 《礼记·礼运》。按,四围拥土也。-冬则居营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