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0: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0:43:48
半文盲: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部分识字的人”,即那些识字能力有限,不能完全理解或使用书面语言的人。他们可能能够读写一些简单的文字,但对于复杂的文本或专业术语则感到困难。
在不同的语境中,“半文盲”的使用有所不同:
“半文盲”这个词源于对“文盲”(完全不识字的人)的扩展,用来描述那些识字能力介于完全不识字和完全识字之间的人。随着社会对教育水平的关注增加,这个词的使用也变得更加普遍。
在许多发展**家,半文盲是一个普遍现象,这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有关。这个词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普及的期望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提到“半文盲”,我可能会联想到那些努力克服识字障碍的人,以及社会对教育不平等的关注。这个词带有一种同情和希望改变的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半文盲的老年人,他们通过社区教育项目学*识字,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文字的海洋里,他是半文盲的航者,虽识波涛,却难解深海的秘密。”
想象一个老人坐在窗边,手里拿着一本简单的书,努力地辨认每一个字。这个画面传达了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困难的坚持。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半文盲”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含义都是描述识字能力的局限性。
“半文盲”这个词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社会对识字能力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不同人群的教育背景。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文】
(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黼。”-五章以奉五色。 、 《荀子·非相》-美于黼黼文章。 、 《韩非子·十过》-茵席雕文。 、 《诗·小雅·六月》-织文鸟章,白旆央央。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斑文小鱼。
【组词】
文驾、 文斑、 文旆、 文绣、 文织、 文鳞
3.
【盲】
(形声。从目,亡声。本义:眼睛失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盲,目无牟子也。 、 《韩非子·解老》-目不能决黑白之色则谓之盲。 、 《论衡·别通》-目不见青黄曰盲。 、 《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 、 《三国志·陈思王植传》注-丁椽,好士也,即使其两目盲,尚当与女,何况但眇?
【组词】
盲冥、 盲废、 盲聋、 盲聩、 盲妹,盲女、 盲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