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2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23:17
词汇“斩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因此,我将基于假设和可能的含义来进行分析。
“斩祀”可能是由两个汉字组合而成的词汇:
结合起来,“斩祀”可能意味着中断或停止某种祭祀活动,或者在更极端的情况下,指破坏或废除与祭祀相关的仪式或传统。
由于“斩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或文化中的重大变革,特别是那些涉及或传统仪式的变革。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适用,除非是在讨论历史或文化变迁时。
由于“斩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确。它可能是由现代作者创造的词汇,用于特定的文学或学术目的。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下,“斩祀”可能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代表了对传统的破坏或对旧秩序的挑战。
这个词汇可能引起人们对文化破坏、历史断裂的反思,以及对传统价值的保护和尊重的思考。
由于“斩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有限。它可能在讨论历史、文化或**话题时被提及。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使用“斩祀”来象征一个时代的结束或一个传统的消失。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展示一个废弃的祭坛或中断的仪式,以此来视觉化“斩祀”的概念。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存在类似的词汇或概念,用于描述中断或废除传统仪式的行为。
“斩祀”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展示了语言的创造性和表达的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探讨文化、历史和社会的复杂性。
1.
【斩】
(会意。从车,从斤。古有“车裂”之刑,故从车。斤,斧子,可用于杀人。本义:古代死刑的一种。斩首或腰斩;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斩,截也。 、 《尔雅·释诂》-斩,杀也。 、 《诗·小雅·节南山》-国既卒斩。 、 《释名·释丧制》-斫头曰斩,斩要曰要斩。 、 《周礼·秋官·掌戮》。注:“斩以斧钺,若今之要斩;杀以刀刃,若今之弃市。”-掌斩杀贼谍而膊之。 、 《墨子·备城门》-不从令者斩。 、 《史记·陈涉世家》-法皆斩。 、 、 、 《世说新语·自新》-杀虎斩蛟。
【组词】
斩使、 斩棺戮尸、 斩立决、 斩馘、 问斩、 斩首
2.
【祀】
(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本义:祭祀天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祀,祭无已也。 、 、 、 《周礼·在宗伯》。郑注:“五色之帝。”-五祀。 、 《周礼》。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以雷鼓鼓神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