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0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9:31
理障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理解上的障碍或困难。它通常用来描述一个人在理解某个概念、理论或事实时遇到的困难或障碍。
在文学中,理障 可能被用来形容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认知障碍,象征着内心的困惑和挣扎。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自己在学新知识时遇到的困难。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教育学,理障 可能特指学生在学过程中遇到的认知障碍。
同义词:理解障碍、认知障碍、思维障碍 反义词:理解透彻、领悟、豁然开朗
理障 这个词由“理”和“障”两个字组成。“理”指道理、理解,“障”指障碍。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主要用于描述认知上的困难。
在文化中,理障* 可能与传统的教育观念有关,强调克服学中的困难和障碍。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反映了人们对知识和学*的重视。
理障 这个词可能带有一种挑战和克服困难的积极情感。它让人联想到不断努力、克服障碍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励志色彩。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学一门新语言时遇到过理障,特别是在理解复杂的语法结构时。通过不断的练和寻求帮助,我逐渐克服了这些障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知识的海洋里,我遇到了理障,
像迷雾中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每一次的困惑,都是成长的契机,
在探索中,我找到了光明的路径。
理障 可能让人联想到迷宫或复杂的图表,象征着认知的复杂性。在听觉上,它可能与紧张的背景音乐相联系,表达一种挑战和紧张的氛围。
在英语中,理障 可以对应为 "cognitive barrier" 或 "understanding obstacle"。这些词汇在英语文化中也用来描述类似的认知困难。
理障 这个词在描述认知困难时非常有用,它不仅指出了问题的存在,也暗示了克服问题的可能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并正确使用 理障 这个词,可以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在学和理解新知识时遇到的困难,并寻求解决方案。
1.
【理】
(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 、 《韩非子·解老》-理者,成物之文也。长短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之谓理。 、 《韩非子·和氏》-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 《战国策·秦策三》-郑人谓玉未理者璞。
2.
【障】
(形声。从阜,章声。阜,土山。从阜,与高下、险阻有关。本义:阻塞,阻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障,隔也。 、 《通俗文》-蕃隔曰障。 、 《国语·周语》-陂障九泽。 、 《左传·昭公元年》。服注:“陂障其水也。”-障大泽。 、 《吕氏春秋》-欲闻枉而恶直言,是障其源而欲其水也。
【组词】
障翼、 障距、 障塞、 障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