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5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52:33
“朽骨重肉”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已经腐朽的骨头重新长出肉来。基本含义是指事物从衰败中恢复生机,或者形容人从极度衰弱中恢复健康。
在文学中,“朽骨重肉”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复兴或人的重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语境下,如医学或生物学讨论中,可能会提及。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康复学,这个词汇可能用来描述身体的再生能力。
同义词:
反义词:
“朽骨重肉”这个词汇源自**古代的医学和哲学思想,特别是在道家的养生观念中,强调身体的自我修复和再生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逐渐被用于更广泛的语境,包括文学和日常语言中。
在文化中,“朽骨重肉”常被用来象征希望和重生,特别是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这个词汇体现了人对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生命的顽强和自然的恢复力。它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希望,相信事物总有转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见证过一个废弃的公园经过社区的努力,变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朽骨重肉”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岁月的长河中,朽骨重肉, 枯木逢春,旧梦新生。”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片荒芜的土地上,逐渐长出绿草和花朵。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首充满希望和活力的乐曲,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hoenix rising from the ashes”(凤凰涅槃),也是一种象征重生和复兴的表达。
“朽骨重肉”这个词汇不仅富有诗意,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它提醒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刻,也有可能迎来新的生机和希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表达的深度和广度。
时雨既至,靡物不蒙,遂使死灰再然,朽骨重肉。
1.
【朽】
(形声。从木,丂(kǎo)声。本义:腐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朽,腐也。 、 《诗·周南·良耜》。释文:“烂也。”-荼蓼朽止。 、 《礼记·月令》。注:“气若有若无为朽。”-其臭朽。 、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论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组词】
朽索、 朽壤、 朽木不可雕、 朽木生花
2.
【骨】
尚未开放的花朵。
表示声、形、动作。
【组词】
骨都都、 骨骨农农、 骨辘辘
3.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4.
【肉】
(象形。甲骨文 字形,小篆,象动物肉形。“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动物的肌肉)。
指供食用的动物肉。
【引证】
《说文》。段注:“胾,大脔也,谓鸟兽之肉。…人曰肌,鸟兽曰肉。”-肉,胾肉。 、 《左传·隐公元年》-公赐之食,食舍肉。 、 《孟子·梁惠王上》-七十者可食肉矣。 、 《礼记·曾子问》-不归肉。 、 《周礼·内饷》-辨体名肉物。
【组词】
吃肉;蟹肉;家禽的黑肉;肉醢、 肉山脯林、 肉林、 肉腥、 肉糜、 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