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2:07
“望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眺望故乡,通常指的是远离家乡的人在异地思念家乡的情感。它蕴含了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
在文学作品中,“望乡”常常被用来表达游子对家乡的眷恋和无法回归的哀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长时间离家后的思乡之情。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可能被用来探讨人类对家乡的情感依恋。
“望乡”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早见于诗词中,用以表达对家乡的思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用法和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其表达的情感深度和复杂性有所不同。
在文化中,“望乡”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尤其是在古代诗词和文学作品中。它反映了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也常被用来描述移民或外出务工人员的心理状态。
“望乡”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温暖的怀旧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远离家乡,为了生活或梦想在外奋斗的人们,他们的坚韧和对家乡的深情。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过一次长时间的海外旅行,那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望乡”的情感。每当夜晚降临,我都会站在窗前,望着远方的星空,思念着家乡的亲人和朋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望乡”:
月光洒在异乡的窗,
我心随风望乡。
故乡的山水,亲人的笑,
在梦中轻轻荡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人站在高处,眺望着远方的地平线,眼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抒情的旋律,如钢琴曲《故乡的原风景》,来增强“望乡”的情感氛围。
在英语中,“望乡”可以对应为“homesick”或“longing for home”。虽然这些词汇表达了相似的情感,但“望乡”在中文中更多了一份诗意和深沉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望乡”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文化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还能让我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和背景下人们的情感世界。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