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10
“条裙”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一条裙子”。它指的是一种服装,通常由女性穿着,覆盖从腰部到膝盖或脚踝的部分。裙子可以是各种款式、颜色和材质,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季节。
“条裙”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相对直接,由“条”和“裙”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裙”字已有记载,而“条”字在这里表示数量,即“一条”。随着时尚的发展,裙子的款式和材质有了更多的变化,但“条裙”这个词汇的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裙子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某些文化中,长裙可能象征着庄重和传统,而在现代社会,短裙可能代表时尚和自由。
“条裙”这个词汇可能让人联想到女性的优雅、美丽和多样性。它也可能唤起对特定场合(如婚礼、舞会)的记忆和情感。
在个人生活中,“条裙”可能与特别的时刻或**相关联,例如第一次穿裙子参加学校舞会,或者为重要场合挑选合适的裙子。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她穿着一条流动的蓝色裙子,在阳光下闪耀,如同海洋的波浪。”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条精美的裙子在模特身上展示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裙摆摩擦的声音,或者在舞会上裙摆飘动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条裙”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英语中的“a dress”或“a skirt”。每种语言和文化对裙子的描述和理解都有其独特之处。
“条裙”这个词汇在汉语中简单而直接,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表达与裙子相关的各种情境和情感。
1.
【条】
(形声。从木,攸(yōu)声。本义:小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条,小枝 也。 、 《尔雅》-桑柳丑条。 、 《诗·周南·汝坟》-遵彼汝坟,伐其条枚。 、 陶潜《联句》-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 吴均《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柳条将舒。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养其旁条。
【组词】
条枚、 条枝、 条柯、 条修叶贯、 条叶、 条蔓、 条干
2.
【裙】
(形声。从衣,君声。《说文》从“巾”。本义:下裳,古代男女都有下裳)。
古指下裳,今专指裙子。
【引证】
《说文》-裙,下裳也。 、 《释名》-裙,下裳也。裙,群也,联接群幅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 《乐府诗集·陌上桑》-缃绮为下裙。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揽裙脱丝履。 、 唐·杜甫《石壕吏》-出入无完裙。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血色罗裙翻酒污。
【组词】
连衣裙;连衫裙;围裙;短裙;超短裙;裙布钗荆、 裙袄、 裙门、 裙刀、 裙幄、 裙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