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00:33
“木陛”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古雅的词汇。字面意思是指用木头制作的台阶或梯级,通常用于古代建筑中,如宫殿、庙宇等。
在文学作品中,“木陛”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古朴、庄严的氛围,尤其是在描述古代宫廷或**场所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会被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且不常用。在专业领域,如古建筑学或考古学中,可能会提及“木陛”来具体描述某一历史建筑的特征。
同义词“木阶”和“木梯”在意思上与“木陛”相近,但“木陛”更多用于描述正式或庄严的场合,而“木阶”和“木梯”则更通用。反义词“石陛”和“砖陛”则指用石头或砖块制作的台阶,材质上与“木陛”形成对比。
“木陛”一词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木”指木材,“陛”原指宫殿的台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木梯”或“木阶”等词汇。
在古代文化中,宫殿和庙宇的建造非常讲究,木陛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建筑的精细工艺和对细节的重视。它也是古代社会等级制度的一个象征,因为只有皇宫和重要的场所才会使用木陛。
提到“木陛”,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庄严和肃穆,以及历史的厚重感。它唤起的是一种对过去的敬畏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木陛”这个词,但在参观古建筑或阅读历史小说时,这个词会偶尔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古寺深藏翠微间,木陛静待岁月闲。”
想象一下,走在一条由古老木陛组成的台阶上,每一步都伴随着木头的吱嘎声,周围是古朴的石墙和静谧的庭院,这种场景会带来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wooden steps”或“wooden stairs”,但它们缺乏“木陛”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内涵。
“木陛”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是了解古代建筑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我们的词汇量,增强语言的表达力。
1.
【木】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从草,下象其根。 、 《白虎通》-五行,木之为言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 、 《春秋繁露》-木者,春生之性。农之本也。 、 《管子·权修》-一树十获者木也。 、 《庄子·山木》-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 、 《孟子·尽心上》-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 宋·周敦颐《爱莲说》-草木之花。 、 明·魏学洢《核舟记》-鸟兽木石。 、 《墨子·公输》-宋无长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或在木杪。
【组词】
花木、 木石、 木化石、 木芽、 木表、 木披、 木斧
2.
【陛】
(形声。从阜,坒(bì)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帝王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天子之陛九级。-陛,升高阶也。 、 《楚辞·大招》-举杰压陛,诛讥罢只。 、 《汉书·五行志》。注:“谓执兵列于陛侧者。”-陛者,皆闻焉。 、 《汉书·高帝纪》。按,臣与至尊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告之。-大王陛下。 、 《墨子·备城门》-陛高二尺五,广长各三尺,远广各六尺。 、 《战国策·燕策》-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组词】
陛卫、 陛槛、 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