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5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5:24
*日西山**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接近老年,生命力衰退。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人的状态已经到了晚期,不再有活力或希望。
在文学作品中,*日西山** 常用来描绘黄昏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人物的衰老或事物的衰败。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个人的衰落。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社会学,它可能用来描述老龄化社会或某个行业的衰退。
*日西山* 出自《汉书·扬雄传上》:“临汨罗而自陨兮,恐日于西山。”这里的“日*西山”原指太阳接近西山,后来逐渐引申为比喻意义,形容事物或人的衰败。
在文化中,太阳的升起和落下常被用来象征生命的开始和结束。日*西山 因此带有浓厚的生命哲学意味,反映了人对生命周期和自然规律的认识。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哀愁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黄昏的宁静和生命的无常。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和生命,同时也反映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和死亡时的无力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曾经辉煌但现在逐渐衰落的行业,提醒同事们要有危机意识,积极寻求变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日*西山映古道,岁月无声催人老。”
想象一幅画面:夕阳西下,山峦被金色的阳光覆盖,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忧伤。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慢节奏、低沉的音乐来配合这种黄昏的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e sun is setting”,虽然字面意义相同,但在文化内涵和使用频率上可能有所不同。
*日西山* 是一个富有诗意和哲理的成语,它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深刻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恰当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加语言的深度和美感。
君须听取:怕~,易生愁阻。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薄】
3.
【西】
(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西,鸟在巢上,象形。 、 《敦煌曲子词集》-棹歌惊起乱西禽,女伴各归南浦。
【组词】
西迟
4.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