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1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7:50
日薪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按日计算的工资,即员工每天工作后获得的报酬。这种支付方式通常用于临时工、兼职员工或某些特定行业,如建筑业、家政服务等。
日薪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日薪 的词源相对直接,由“日”和“薪”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一天”和“工资”。在历史上,随着工业化和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日薪作为一种支付方式逐渐普及。
在某些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日薪可能与不稳定的工作、低收入和社会边缘化联系在一起。例如,在一些发展**家,日薪工人可能面临更高的失业风险和生活不稳定。
日薪 可能让人联想到辛勤劳动、不稳定的生活和经济压力。它也可能引发对社会公平和劳动权益的思考。
个人经历中,可能遇到过需要临时雇佣日薪工人的情况,如家庭装修或特殊项目。这种经历可能让人更加理解日薪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挑战。
在诗歌中,可以将日薪融入对劳动者辛勤工作的赞美:
日升日落,汗水滴落, 日薪虽*,心怀希望。 每一分钱,皆为辛勤, 劳动者啊,你是社会的脊梁。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工人在夕阳下领取日薪的场景,背景音乐可以是劳动歌曲,如《咱们工人有力量》。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日薪的概念普遍存在,但其社会和经济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国家,日薪工人可能享有更多的社会保障和福利。
日薪 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还折射了社会经济结构和劳动者的生存状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日薪这一概念,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文关怀。
1.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2.
【薪】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薪,荛也。 、 《礼记·月令》。注:“大者可析谓之薪。”-收秩薪柴。 、 《周礼·委人》。注:“粗者曰薪,细者曰蒸。”-薪蒸材木。 、 《诗·小雅·无羊》-以薪以蒸。 、 《管子·轻重甲》-农夫得居装而卖其薪荛。 、 《礼记·曲礼》-某有负薪之忧。 、 《孟子》-毁伤其薪木。 、 《聊斋志异·狼三则》-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
【组词】
薪火、 薪桂、 薪柴、 薪樵
可以劈开来用的粗大木柴。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明足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 《资治通鉴·唐纪》-负薪刍助之。 、 宋·苏洵《六国论》-抱薪救火。
【组词】
薪采、 薪桂、 薪蒸、 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