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7:16
化学反应式 是指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式子。它通常包括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和反应的计量关系。化学反应式是化学语言的核心部分,用于描述物质之间的转化过程。
在专业领域,如化学、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化学反应式是基础且必不可少的工具。在教育领域,它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口语和文学中,虽然不常用,但有时会用来说明某种化学现象或过程。
化学反应式这一概念起源于18世纪的化学革命,随着化学符号和化学式的标准化,化学反应式的表达也逐渐规范化。随着化学理论的发展,化学反应式的表达方式也在不断完善。
在现代社会,化学反应式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医药研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工具,也是公众理解化学现象的桥梁。
化学反应式可能让人联想到实验室、试管、化学实验等形象,给人以科学、精确、复杂的印象。对于学习者来说,它可能代表着挑战和学习的乐趣。
在高中化学课上,我第一次接触到化学反应式,通过它们我理解了物质是如何在微观层面上相互作用的。这种理解帮助我在其他科学课程中更好地把握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将化学反应式作为一种隐喻,描述生活中的变化和转化,如:“我们的爱情,像是一个永不平衡的化学反应式,总是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化学反应式可以让人联想到实验室中试管碰撞的声音,或者是化学实验中颜色变化的过程。视觉上,它可以让人想到复杂的分子结构图。
在不同语言中,化学反应式的表达基本一致,因为化学符号和化学式是国际通用的。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对化学反应式的理解和应用可能会有所不同。
化学反应式是化学学习中的基础,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物质转化的过程,也是科学研究和工业应用的重要工具。掌握化学反应式的书写和理解,对于深入学习化学及相关科学领域至关重要。
1.
【化】
用掉、耗费。 同: 花
【组词】
化钱、 化工夫
2.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
3.
【反】
(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同本义 同: 翻
【引证】
《说文》-反,覆也。 、 《孟子·公孙丑上》-以齐王,由反手也。 、 《汉书·张安世传》-何以知其不反水浆邪?
4.
【应】
应和,响应。
【引证】
《国语·晋语》-龟往离散以应我。 、 《战国策·齐策》-齐王不应。 、 《吕氏春秋·顺说》-宋王无以应。 、 《韩非子·喻老》-桓侯不应。 、 《列子·汤问》-河曲智叟无以应。 、 《史记·陈涉世家》-佣者笑而应。 、 《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 、 、 汉·贾谊《过秦论》-云集响应。 、 《资治通鉴·唐纪》-应者近万人。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金色而玉应。 、 《聊斋志异·促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组词】
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 应昂、 应嘴、 应响、 应机赴节、 应合、 应佛僧、 应令
受;接受。
【引证】
《南史·虞荔传》-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
【组词】
应事、 应役、 应供、 应约
5.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