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7:2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7:26:44
“制高点”字面意思是指在军事或战略上占据的最高点,通常用于描述在战斗或竞争中占据优势位置的情况。基本含义是指在任何竞争或对抗中占据最有利的位置或条件。
“制高点”源自军事术语,最初指的是在战场上占据的最高点,以便更好地观察和控制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用以比喻在任何竞争或对抗中占据的优势位置。
在现代社会,“制高点”常用于商业、政治和日常生活中的竞争场景,强调在任何形式的对抗中占据有利位置的重要性。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向上的,因为它通常与成功和优势相关联。联想上,我会想到战略规划和智慧的运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担任领导角色,通过有效沟通和策略规划,我们团队成功占据了项目的制高点,最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攀登至制高点,俯瞰着智慧的波涛。”
视觉上,我会联想到站在高山之巅,俯瞰四周的景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和鸟鸣,象征着自由和掌控。
在英语中,“ commanding height ”或“ strategic high ground ”可以对应“制高点”的概念,虽然在具体用法和语境上可能有所不同。
“制高点”是一个富有战略和竞争意味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通过对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在各种竞争和对抗中占据优势位置的重要性,这对于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1.
【制】
制、製本同一词,后来分化,“製”用于具体的制 造,“制”且于抽象的制作。(会意。小篆字形,左边是“未”,右为刀。“未”即有滋味,乐于裁制。本义:裁断;制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制,裁也。 、 《淮南子·主术》-贤主之用人也,犹巧工之制木也。 、 《诗·豳风·东山》-制彼裳衣。 、 《孟子》-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组词】
制割、 制义、 轧制;机制;仿制;自制;试制;研制、 配制;提制、 精制;中国制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3. 【点】 收拾;贿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