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4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41:24
词汇“挽角”在中文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似乎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至少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因此,我将基于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进行分析。
“挽角”字面意思可能是指“挽留角”或“挽救角”,其中“挽”有挽留、挽救的意思,“角”可以指角落、角度或者某种边缘位置。综合来看,这个词汇可能指的是在某个边缘或角落进行挽留或挽救的动作或状态。
由于“挽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困境中努力挽救局面,或者在某个边缘位置试图挽留某种关系或状态。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戏剧讨论中。
同义词可能包括“挽救”、“挽留”、“拯救”等,这些词汇都表达了试图改变不利局面的意思。反义词可能包括“放弃”、“抛弃”等,这些词汇表达了相反的放弃或不作为的态度。
由于“挽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挽”和“角”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的文学或戏剧创作中。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挽角”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人在困境中的努力和坚持,这种用法可能在一些强调个人奋斗和坚持的文化中更为常见。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在困境中努力挽救和挽留的动作。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的形象。
由于“挽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没有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具体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挽角”来形容在困境中的坚持:
在风雨的挽角,
我坚守着希望的灯塔,
不让绝望侵蚀心灵的港湾。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悬崖的边缘,努力挽留即将坠落的事物,这种场景可能带来紧张和悬疑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风声、海浪声等自然声音,增强场景的紧张感。
由于“挽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在其他语言中,可能会有类似的表达,但具体的词汇和用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尽管“挽角”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但它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来探讨在困境中的坚持和努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多样性和深度。
1.
【挽】
(形声。从手,免声。古字从“车”,免声。本义:牵引;拉)。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诂》-挽,引也。 、 《说文》-輓,引之也。 、 《广韵》-輓,輓车也。 、 《左传·襄公十四年》。注:“前牵曰輓。”-或輓之,或推之。 、 《史记·刘敬传》-娄敬脱輓辂。 、 《汉书·韩安国传》-转粟輓输以为之备。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挽炮车者。
【组词】
挽郎、 挽强、 挽满、 挽车、 挽住、 挽手儿、 挽歌郎、 挽强为弱
2.
【角】
古代盛酒的器具。青铜制。形似爵而无柱与流,两尾对称,有盖,用以温酒和盛酒。
【引证】
《仪礼·特牲馈食礼》。注:“角四升,疑古酒器之始,以角为之。”-一角一散。 、 《礼记·礼器》-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比试;竞争。
【引证】
《汉书·贾谊传》-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之臣之也。 、 《汉书·武帝纪》-作角抵戏。 、 《吕氏春秋·孟冬》。注:“犹试也。”-肆射御角力。 、 《聊斋志异·促织》-日与子弟角。
【组词】
角试、 解力、 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