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06: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06:05:43
词汇“安世默识”并不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或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使用记录,因此无法提供一个确切的基本定义。根据字面意思,“安世”可能指的是安定世界或安定社会,“默识”则可能指的是默默地记住或理解。将两者结合,可能意味着在安定社会中默默地记住或理解某些事物。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几乎没有记录,因此无法进行语境分析。
同样,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很难提供示例句子。
同义词与反义词: 由于“安世默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很难找到确切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果将其拆分为“安世”和“默识”,可以考虑的同义词可能是“安定社会”和“默默理解”,而反义词可能是“动荡世界”和“公开表达”。
词源与演变: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其词源和历史演变不详。
文化与社会背景: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它在特定文化或社会背景中的意义和影响不详。
情感与联想: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情感反应或联想。
个人应用: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创造性使用: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将其融入到诗歌、故事或其他创作中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和使用。
视觉与听觉联想: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它可能不会引起特定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跨文化比较: 由于该词汇的罕见性,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不详。
反思与总结: 由于“安世默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对其的理解和应用可能需要创造性的解释。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常用词汇更为重要,而罕见词汇的学习可能更多地依赖于特定的语言环境和需求。
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诫不足怪。
1.
【安】
(会意。从“女”在“宀”下,表示无危险。本义:安定;安全;安稳)。
同本义。
【引证】
《尔雅》-安,定也。 、 《庄子·天地》-共给之为安。 、 《周书·谥法》-好和不争曰安。 、 《仪礼·少牢礼》-心皆安下切上。 、 《易·系辞下》-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 、 《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 宋·苏洵《六国论》-然后得一夕安寝。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谢庄遂安。
【组词】
安睡;安寝;安抵、 心神不安;坐立不安;安枕、 安帖、 安席
2.
【世】
(指事。金文字形。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止”上加三个圆点,表三十年;止,到此为止。本义:三十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世,三十年为一世。 、 《论语·子路》-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3.
【默】
(形声。从犬,黑声。本义:狗突然窜出追人)。
闭口不说话。
【引证】
《书·说命》-恭默思道。 、 《论语》-默而识之。 、 《易·系辞》-或默或语。 、 《国语·楚语》-三年默以思道。 、 《左传·昭公十五年》-我不欲战而能默。 、 白居易《移家入新宅》-默坐低双眉。
【组词】
默然不语、 默默无言
4.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