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3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32:54
词汇“敷遗”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其不常见,我将尝试从最契合的角度进行分析。
“敷遗”的字面意思可能涉及“敷”(涂抹、施加)和“遗”(遗留、留下)的组合。在古汉语中,“敷”可以指施加、涂抹,而“遗”可以指留下、遗留。因此,“敷遗”可能指的是施加后留下的痕迹或效果。
由于“敷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于描述某种施加后的持久影响或痕迹。在专业领域,如果存在特定含义,可能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或资料。
“敷遗”的词源可能追溯到古汉语,但其具体演变和在语言中的变化需要进一步的历史语言学研究。
在古代文化中,“敷遗”可能与医药、艺术等领域相关,描述施加后的持久效果或痕迹。
“敷遗”可能给人一种持久、深刻的感觉,联想可能涉及历史、传统和文化遗产。
由于“敷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在特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中,可能会遇到相关概念。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敷遗”来描述某种持久的影响或痕迹,如: “岁月敷遗的痕迹,在古老的石墙上静静诉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古老建筑或艺术品上岁月痕迹的画面。结合音乐,可能联想到悠扬的古琴声,唤起历史的回响。
由于“敷遗”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及其使用情况可能较为有限。
“敷遗”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可能在特定领域和语境中有其独特的含义和应用。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类词汇有助于深入理解语言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1.
【敷】
(形声。从攴(pū),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书·康王之诰》-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 《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道。 、 皮日休《原弈》-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组词】
敷民、 敷施、 敷锡、 敷教
2.
【遗】
(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遗,亡也。 、 《释言》-遗,离也。 、 《易·泰》-不遐遗。 、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君惟不遗德刑。 、 《列子·说符》。注:“弃也。”-得人遗契者。 、 汉·贾谊《过秦论》-亡矢遗镞。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 、 唐·韩愈《师说》-小学而大遗。 、 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行若遗。
【组词】
遗簪坠屡、 遗佚、 遗逸、 遗宝、 遗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