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3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37:22
敷衍搪塞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在回答问题或处理事情时,不认真、不负责,只是表面上应付一下,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或给出满意的答复。这个词汇通常带有贬义,暗示某人缺乏诚意或责任感。
在不同的语境下,敷衍搪塞 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
敷衍搪塞 的词源较为复杂,其中“敷衍”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原指表面上的应付,而“搪塞”则指用借口或手段来推脱责任。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表示不认真对待事物的词汇。
在中国文化中,敷衍搪塞 通常被视为不负责任的行为,与儒家文化中的“诚信”和“敬业”相悖。在社会交往中,这种行为可能会损害个人的信誉和形象。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不诚实、不负责的行为。它可能会影响人们对某人的信任和尊重。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过同事敷衍搪塞的情况,这导致项目进度受阻,最终影响了团队的整体表现。
在诗歌中,可以将敷衍搪塞 融入到描述人物性格的诗句中:
他的话语如风,轻飘飘, 敷衍搪塞,不留下痕迹。 心中的承诺,如烟消散, 只留下空洞的回响。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会议上心不在焉地翻看手机,而周围的人都在认真讨论。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浮或不认真的音乐风格,如某些流行音乐,来表达敷衍搪塞 的感觉。
在英语中,敷衍搪塞 可以对应到“brush off”或“give the runaround”等表达,这些词汇也传达了类似的不认真或推脱责任的意思。
敷衍搪塞 是一个在日常交流和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词汇,它揭示了人们对待工作和责任的态度。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避免敷衍搪塞的行为,培养认真负责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抄上几十联,也可以敷衍搪塞。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1回:“都是一班负恩忘义的人物,还要把这等电文~,真是令人气极了。”
1.
【敷】
(形声。从攴(pū),表示与动作有关。“搏”是“布列”的意思,在字中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施予;给予)。
同本义。
【引证】
《书·康王之诰》-勘定厥功,用敷遗后人休。 、 《诗·商颂·长发》-敷政优优,百禄是道。 、 皮日休《原弈》-舜不忍伐,而敷之文德。
【组词】
敷民、 敷施、 敷锡、 敷教
2.
【衍】
(会意。从水,从行。本义:水流入海)。
水循河道流汇于海。
【引证】
《说文》-衍,水朝宗于海貌也。 、 《书大传》。注:“犹溢也。”-至今衍于四海。 、 《太玄·法》。注:“达也。”-水直衍。
3.
【搪】
(形声。从手,唐声。本义:张)。
同本义。
【引证】
《方言十三》。郭注:“谓彀张也。”-搪,张也。
4.
【塞】
实,堵、填充空隙,用于书面词语中。 同: 僿
【引证】
《书·皋陶谟》-刚而塞。 、 《诗·邶风·燕燕》。郑《笺》云:塞,充实也。《说文》:僿,实也。-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 《礼记·孔子闲居》-志气塞乎天地。
【组词】
闭耳塞听;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