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0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02:34
词汇“甄才品能”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含义,组合在一起则表达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概念。
综合起来,“甄才品能”指的是通过鉴别和评价来挑选和识别一个人的才能和能力。
“甄才品能”作为一个成语,其词源较为传统,源自于古代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在历史演变中,这个成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但在现代社会中,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为通俗的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的重视一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甄才品能”这个成语体现了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和尊重。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正式和权威的感觉,联想到的是一个严谨的选拔过程,可能会让人感到一种期待和紧张。
在职业生涯中,我曾参与过多次甄才品能的过程,每次都深刻体会到这个过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甄才品能,选拔英才,共筑梦想,共创辉煌。”
想象一个严肃的面试场景,评委们认真地评估着每一位候选人的表现,这个成语就如同背景音乐,贯穿整个过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ssess and select talents”,但缺乏了“甄才品能”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和历史深度。
“甄才品能”这个成语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它提醒我们在人才选拔中要保持公正和专业,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东西二省府国,长屯所积,财单禄寡,良以矜怀。选部可甄才品能,推校年月,邦守邑丞,随宜量处,以贫为先。
1.
【甄】
(形声。从瓦。从“瓦”与陶器有关。本义:制做陶器的转轮)。
同本义。
【引证】
《汉书·董仲舒传》-如泥之在钧,唯甄者之所为。 、 晋·潘尼《释奠颂》-若金受范,若埴(陶土)在甄。 、 《后汉书》-甄陶品类。
2.
【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一横表示土地,下面象草木的茎(嫩芽)刚刚出土,其枝叶尚未出土的样子。本义:草木初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才,草木之初也。
3.
【品】
(会意,从三口。口代表人,三个表多数,意即众多的人。本义:众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品,众庶也。
【组词】
品人、 品事、 品物、 品供、 品象、 品庶、 品极
4.
【能】
(象形。金文作字形象熊形。本义:熊)。
传说中的一种像熊的兽。
【引证】
《说文》-能,熊属。足似鹿。 、 《左传·昭公七年》。贾注:“兽也。”-梦黄能入于寝门。 、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